大余作家采风团走进南康

文/千城
南康,与大余毗邻,与大余同宗同根:2000年前,南康与大余同属南埜县;500年前,南康与大余同属南安府。
“天下家具看南康”,横空崛起的传统产业与现代文明让南康荣膺了“江西的深圳”之美誉;
南康美,“南康小鸟天堂”获评“中国十大小鸟天堂”;
南康香,香是生佛寺、百家姓祠群的袅袅香火,香是四坊高梁酒、南康贡品酱油的馥郁芬芳……
南康之美、之香,是迷人的诱惑,吸引了邻县大余的作家。
2024年12月16日,大余县作家协会与炫酷源传媒创作中心联合组织的一支作家采风团,踏上了前往赣州南康区的文化探索之旅。胡燕锋、彭余中、王晓阳、彭古斌、邱国政、王正华、张剑、蓝立慧、刘清健、钟德文、谢春华、蔡僧有、李广昌等13位团队成员,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敬畏,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采风活动。

首站,采风团来到了南康贡品酱油厂。这座酱油厂,不仅承载着南康的酱油文化,更是南康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在这里,采风团受到了南康贡品酱油厂董事长黄冬生的热情接待。黄董事长亲自带领大家参观了酱油的生产场地,从选豆、浸泡、蒸煮到发酵、晒油,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采风团成员们被这份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传承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紧接着,采风团一行来到了赣州四坊酒业有限公司。四坊酒业作为南康的知名企业,以其独特的酿造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董事长游信鸿先生热情款待了采风团,并详细介绍了四坊酒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在品尝了四坊酒的醇厚佳酿后,成员们纷纷赞不绝口,表示要将这份酒香与南康的文化底蕴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让文学与美酒共同陶醉人心。
午后时分,采风团来到了百家姓和谐城(宗祠群)。这是一座集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每一座宗祠都承载着一个姓氏的历史与荣耀。在南康文化名人卢明亮的引导下,采风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南康的姓氏文化与家族传承,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卢明亮先生还向成员们讲述了南康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为大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
随后,采风团一行来到了生佛寺。这座古刹静谧而庄严,香火缭绕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在这里,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还领略到了南康人的宗教信仰与精神追求。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宁静与祥和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为读者带来心灵的慰藉与启迪。

在整个采风过程中,南康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秘书长曾明红、南康区大余商会秘书长何积发,也给予了采风团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不仅为采风团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与保障,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曾明红、何积发这两位秘书长的热情与周到让采风团成员们深感温暖与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情谊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让文学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
作为采风活动组织机构之一的负责人,大余县作家协会主席胡燕锋在采风活动中表示,这次走出大余到异地采风的活动,不仅开阔了作家们的创作视野,还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文学素材与灵感。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作家们的创作热情与潜力,推动大余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她对南康区各界人士的盛情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而炫酷源传媒创作中心董事长彭余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强调文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他认为,文学要为企业服务、为经济服务,要通过文学的力量传播企业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他表示,炫酷源传媒创作中心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为文学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在南康贡品酱油厂,黄冬生董事长向采风团成员赠送了南康贡品酱油一级品作为随手礼。这份礼物不仅代表了南康人民的深情厚谊与热情好客,也寓意着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而诗人王正华,则向采风团成员赠送了他的瑞香园炒红瓜子。两份随手礼,凝聚着文学的情怀与情义,彰显了黄冬生、王正华两位企业家对文学的热爱与支持。
此次采风活动,让作家们领略了南康的文化魅力,更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邱国政、王正华两位诗人在参观过程中深受触动,马上就有了灵感,即兴创作出了几首浸润南康风情的诗。
此次南康采风活动,是大余县作家协会与炫酷源传媒创作中心联合推出的系列采风活动之一。接下来,他们还将组织作家们前往内良、长江镇(广东)、河洞、池江、新城等地进行采风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亲身体验的方式,让作家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为文学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来源。
据悉,千城传播将充分利用其广泛的传播渠道与影响力,将大余作家们的采风成果推向更广阔的视野,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一一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县域之一:大余。
编辑:一 鸣
编审:洞 见
主编:肖力群